2025-08-13
各慈善组织:
为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改善民生、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,进一步增强慈善项目的社会示范效应,我会决定举办2025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(以下简称“大赛”)。本次大赛紧密围绕助力民生这一核心主题,遴选并资助一批我国慈善领域具有创新性、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慈善项目,搭建集项目展示、组织交流及资源支持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,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,激发慈善创新活力,助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大赛主题
助力民生,慈善同行
二、申报类别与范围
大赛面向慈善组织广泛征集慈善项目,申报类别包括但不限于扶贫、济困、扶老、救孤、恤病、助残、优抚以及应急救灾、科教文体卫支持、环境保护等领域。
三、组织机构
(一)主办单位:中国慈善联合会、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。
(二)大赛设立组委会,负责大赛的统筹规划、规则制定及执行管理;设立评审委员会,负责大赛的评审工作。
四、申报要求
(一)项目申报主体为慈善组织,申报项目应与业务范围相符,社会组织等级评估3A及以上。每个申报主体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。
(二)项目申报应为正在实施的慈善项目,连续实施时间不得少于两年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不具备申报资格。
(三)申报材料应着重呈现项目在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执行情况与阶段性成果,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投入规模、项目管理、帮扶成效、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内容。项目须具备创新性、可持续性、可复制性及可推广性。
(四)申报机构需承诺提交的项目信息真实可靠,在“慈善中国”上可查询,并能够按时参与赛事相关活动。若项目申报主体出现负面舆情且经核实确认存在问题的,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,且不予补报。
五、申报时间
即日起至2025年9月13日
六、申报方式
参赛机构将项目申报材料发送至大赛官方邮箱apply@charityalliance.org.cn,邮件主题注明“慈善项目大赛报名+项目名称+机构名称”。邮件应包含项目申报书(盖章版)、机构资质证明、财务资料及其他证明材料等(见附件),完成报名手续。
七、资助名额
大赛总计遴选50个项目并给予资助。分别为:一等奖10个,每个项目资助10万元人民币;二等奖10个,每个项目资助5万元人民币;三等奖30个,每个项目资助1万元人民币。
八、赛程安排
(一)申报阶段(2025年8-9月):参赛团队发送邮件提交申报材料,主办方对申报材料进行资质审核。不符合申报要求的将视为无效申报。
(二)入围评审(2025年9-10月):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评审,遴选出100个入围项目并在中慈联网站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社会公示。
(三)晋级赛评审(2025年10-11月):评审委员会对100个入围项目进行评审,评选出大赛前50名。其中,第21至50名为三等奖;前20个项目进入决赛,角逐一等奖和二等奖。
(四)决赛路演(2025年12月):入围决赛的项目进行现场路演,由评审委员会综合评估,根据打分排名,经组委会审核确定一等奖和二等奖。
九、评审依据
(一)项目定位。项目聚焦国家重点战略,具有公共利益属性,能够精准契合民生关切和社会真实需求,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
(二)项目规模。综合衡量项目投入资金与物资的总规模、项目服务覆盖的地区范围及受益人群数量;能有效支撑和达成项目预期目标,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(三)项目成效。项目的开展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;实施效果符合预期目标和质量标准,受益群体的主要需求能够得到满足。
(四)项目创新。项目在解决方案、运营机制或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创新模式,实施路径明确,可操作性强。在前沿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。
(五)项目管理。项目立足于规范化运作,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,项目考核指标可量化,资金使用合规、透明,信息公开真实、准确、及时。
(六)项目影响力。项目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可持续的社会倡导效应,在推动相关政策、行业标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十、其他事项
(一)申报主体在提交申报材料时,即视为同意大赛组委会对申报材料的使用,如不同意使用,请提前在提交申报材料时书面说明。
(二)申报主体应确保申报项目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,如因知识产权问题引发的纠纷,由申报主体自行承担法律责任。
(三)本通知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。组委会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大赛规则进行调整和补充,并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公示。
十一、联系人及电话
联系人:曾老师 吴老师
电 话:010-83520910-8217/8920
中国慈善联合会
2025年8月13日
返回列表